跟着姑苏赏梅地图迎候春天

 

  “不经一番寒彻骨,怎得梅花扑鼻香。”当下,姑苏的春寒仍未彻底散失,梅花却已悄然开放。作为“二十四番花信风”的首个花信,它揭开了姑苏新一年赏花的前奏。那么,姑苏有哪些赏梅点呢?

  姑苏市园林和美化管理局发布了一份姑苏赏梅地图,邀市民游客共赴这场梅香四溢的诗意之约。

  梅花与园林的灰瓦白墙、曲径回廊彼此衬托,成果了独具匠心的“苏式赏梅”文明。而在姑苏园林里,许多亭台楼阁以“梅”取名,为园林增添了几分高雅。拙政园内,雪香云蔚亭和缀云峰西侧,能够欣赏到成片地栽梅花。雪香云蔚亭是一座古拙的方亭,“雪香”指梅花之香,“云蔚”有旺盛之意,此处的白梅花样如雪,如蔚为大观般美不胜收。

  狮子林正在举办的迎春梅展,是一年一度的赏花盛事,厅堂内疏影横斜、暗香起浮。暗香疏影楼和问梅阁是园内两处赏梅佳地,前者得名于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起浮月傍晚”一诗,楼外植有多棵红绿梅树,站在二楼窗边,推窗即可赏梅香梅韵。问梅阁内,桌椅、用具、藻井地上斑纹皆雕琢有梅花形窗格,选用冰梅纹彩色玻璃,与窗外的梅花相辅相成。

  沧浪亭内,多株梅树散布其间,林林总总的花窗与怒放的梅花组成了一幅幅动态的框景画。园中最有意境的一处梅景,在东南角清静处的闻妙香室。落地长窗前,梅花随风摇曳,碧绿蕉色、留白粉墙作为烘托,让人瞬间忘却尘世纷扰,心里归于安静。

  素有“书院园林”之称的可园,以梅花出名。旧时曾有古梅“铁骨红”,被誉为“江南榜首枝”。现在挹清堂、学古堂前皆植有梅花,招引很多游客前来摄影打卡。估计再过三五天,可园的梅花将迎来盛放期,展示出最鲜艳的姿势。

  虎丘景区内,冷香阁、塔影园、花神苑的梅花,为早春增添了无尽的画中有诗。古塔、古山、古建与梅花彼此融合,有浑然天成之美。冷香阁是一座具有百年前史的阁楼,阁内悬挂着俞平伯所书“旧时月色”匾额,阁前栽培各色梅花,清姿疏影,暗香起浮,有“小香雪海”之称。

  留园的射圃、佳晴喜雨快雪之亭以及盆景园内,梅树、梅桩绽鲜艳花朵,点缀着古色古香的园林。网师园看松读画轩、竹外一枝轩邻近,几株红梅、白梅静静开放。梅花尽管坐落小轩一隅,却能让清香充满整个园子,似有若无,神韵悠长。怡园约有30棵梅树,花开正艳,红、粉、绿、白,花月春风间妙趣天然。园内的锄月轩又叫“梅花厅”,得名于“自锄明月种梅花”一诗。艺圃的梅花,因一池碧波而显得很动听。在乳鱼亭和响月廊旁,红梅和白梅竞相开放,相映成趣,犹如画中景致。

  走出园林,姑苏的各大景区内相同“梅”景如画。上方山景区的梅花已到欣赏期,游客可在入口处梅园、梅香竹影、梅圃、石梵宇、范文穆公祠、梅花小亭等多个赏梅点摄影打卡。石梵宇的梅花古劲苍虬,在幽静古寺的衬托下,更显清幽之美。梅圃重视盆景造型,展出宫粉、绿萼、骨里红、朱砂、玉蝶等特征梅桩盆景。梅香竹影处,梅花长势如浪,是梅花最密布的区域,梅竹相伴,标志傲雪斗霜的精力。

  香雪海是全国四大赏梅名胜之一,素有“邓尉梅花甲天下”之誉。冬末初春白梅茂盛似海,故称“香雪海”,现有梅树近两千棵,还荟萃红梅、墨梅、玉蝶等精品。同属吴中的林屋梅海与雨花佳境,正值花意浓时。登临林屋山,远眺山下千亩梅海,如白浪翻滚,凝若积雪,蔚为壮观。而雨花佳境内,古桥、古宅、古木参差有致,弯曲小道旁梅花盛放,江南意趣扑面而来,让人似乎置身诗画之中。

  相城区最大的赏梅地——黄桥梅花园,占地3000多亩,栽培2000余株梅花。花田犬牙交错,令人沉醉其间。这儿红梅、绿梅和蜡梅凹凸参差,任意地展示自己的曼妙姿势,整个梅花园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现象。

  张家港香山南湾的梅岭,占地上积300余亩,植梅万株,包含朱砂、美人梅、绿萼等十多个种类,粉梅娇俏,白梅孤高,百亩梅园众多一片,如云如雾如海。

  提起梅花,人们常常会联想到蜡梅。那么,蜡梅归于梅花吗?据专业的人介绍,从植物分类学视点来看,蜡梅是蜡梅科蜡梅属,而梅花是蔷薇科李属,两者亲缘联系相差甚远。所以,蜡梅实际上并非梅花。关于“là梅”的“là”字写法,向来也是议论纷纷。之所以叫蜡梅,是因其花朵好像蜡做的,摸上去有蜡的质感。《我国植物志》和《现代汉语标准词典》两大威望作品,也对蜡梅的标准写法予以了清晰,现在应为“蜡梅”。

  在这个梅花开放的时节,无妨循着这份姑苏赏梅地图,去探寻那些藏匿在园林与景区中的梅花美景,感触梅花带来的诗意。

  引荐运用1024*768或以上分辨率,并运用IE9.0或以上版别浏览器

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