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中记忆】陈良聚 遂平“八二•七”大洪水纪实

2025-03-18 03:52 铝木门窗

  遂平一九八二年七月的洪水灾害,是“七五八”洪水大劫后,遭受损失最惨最大的一次灾难性灾害。

  遂平历史上就有记载:“遂邑施政之要图莫过于防水耳!”,这明确的忠告我们,要努力做好防汛工作是第一要事,再重要不过了。据传说,遂平历史上有“水到山腰,船行树梢,城门楼上挂杂草”之说。加之遂平地形西高东低,酷似簸箕,西部山洪暴发,东部顿成泽国。

  从板桥水库大坝在75.8失事溃决后,上游洪水失控,下游库水顶托(宿鸭湖水库)中间排水不畅,遂平县城就时刻受到洪水威胁。

  从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一日起,开始步入防汛雨情。水文站记录:七月二十一日早5时—晚8点,降雨93.8公厘,累计降雨190.2公厘。中午12点汝河水位63.89m,流量2300m/秒。

  从这天起县委书记魏传科,副书记常启武我们三人留守值班,上下联系,雨情,防汛随时记录。

  八二年七月二十二日午夜零点22分,鉴于汝河洪水位逐步上升,雨情由大雨到暴雨,我们随通报全县采取以下措施:

  一、上游大暴雨形成,据说水文站被冲(临时用房),板桥有2800-3100立方米流量。

  三、奎旺河700流量,张店公社河堤漫溢;南岸李庄路口出水;已失去控制,人已撤离,派郭国玉副县长去检查督促,就地采取应急措施。

  四、据沈寨公社书记刘德林电话汇报,多处河身堤低,水位持续上涨。现已组织。

  七月二十二日5时,张店公社电:县社领导干部全力以赴,带领民兵坚持河堤堵口。都在防汛第一线,坚守河堤险段。对此,县防汛指挥部及时向全县通报表扬。

  七月二十二日6时10分,上游诸市、褚堂检查所有河道报告,上游六条河道,已自然漫溢决口,下游应采取应急措施。

  七月二十二日早晨5时50分根据汛情、雨情的发展,经研究县防汛指挥部向驻马店地委、军分区提出救援。随答复:由确山驻军炮二师和坦克十一师支援部队官兵500人。

  七月二十二日6点39分,泌阳板桥暴雨已持续数小时,洪峰已到达遂平。在这次洪峰经板桥水库到遂平时,诸市马老庄首先决堤漫溢洪水,向南一满平川。紧接着诸市北汪楼河堤段决口20m。在奎旺河上,张店孙庄北堤决口漫溢20多米。

  七月二十二上午8点,据县气象局天气报告: 城关测量站共降水189.5公厘。

  七月二十二日9点20分,几个公社相继电话告急:阳丰告急,大石桥平地水深近2米,桌上电话机已淹没。受灾群众一部分已转移阳丰街,生活已就地安排。

  常庄,徐店一带七处险堤已动员干部群众全力以赴,急需草袋300条,部分群众开始转移。

  石寨铺党委书记夏留成告急:三个大队已转移群众300人,到中午可转1000人以上。

  生活安排问题怎么办?随答复,就地互济,然后开支记载。张店党委书记钟殿宾书记告急:大水集结孙庄。群众已组织上堤,牲口、粮食未救。牛洲六处决口已被洪水围困。

  县供销社,商业仓库,粮食仓库,物资仓库分别告急:洪水灌满车站仓库经济重地,要求支援,抢救物资。

  1、正确认识雨情汛情,不可过于紧张,这是板桥水库失事后第一次受洪水的袭击,失去拦洪作用的后果,恢复解放前的状况,造成人力不可拒的灾害,应组织好群众搬迁,安全转移。

  4、粮、商、社、物部门的仓库,深入检查最好能够降低损失,然后组织力量突击抢救。

  处理了紧急状况,我和魏传科、省水利厅吴总工程师、余振江等一行数人,从南关大桥到遂嵖公路吴楼桥段视察水情。

  这时汝河水已到月儿湾平台,距堤顶仅有1.2米,防汛队伍站满河堤,到吴楼桥路口处,向西看一片汪洋,刘庄大队水深有二米,全部沉浸在洪水中。大部群众已转移到城内。

  这时我们研究将路口东头,加高一米。加固以免决口,保着县城。这时,大队党支部书记吴明元同志从水中浮着由吴楼来城,这是刘庄大队安全转移群众后的最后一个。正碰上我们正在做堵口加固工程,一些不了解真像的人认为“这一堵可把刘庄淹坏了”。在这种情况下,不采取果断措施,既保不了县城,也保不着转移群众的安全。这个措施是正确的。

  二十二日下午2点,汝河水位为65.74m,流量为2850立方米/秒。汝河水仍持续上涨,是因为下宋,双沟水库开闸放水之故。

  七月二十二日下午3点46分,县水文站电线立方米/秒。汝河水仍持续上涨。汝河洪峰,宿鸭湖顶托水汇集遂平区段,上到阳丰河,整个县城,周围一片汪洋。

  七月二十二下午5点。由于汝河水在遂平区段汇集满槽,长时间浸泡冲刷,使南关大桥北头虚土冲空,形成塌陷20平方米。107国道冲断已不能通行。这时,我向副县长易泽普同志下达执行抢修大桥的任务。他提出的困难问题,我立即全部解决。

  二十二日傍晚、县政府大楼被洪水包围。追查洪水的来源,到晚上九点钟才弄清楚,是汝河洪水顶托严重,已从汝河倒灌到阳丰内河,整个河水漫溢。在大石桥西阳丰河北堤一公里,全面向东北进入莲花湖。

  然后又冲垮莲花湖水库北堤,决口冲向郑湾,向东一马平川,经107国道,洪水进入县招待所,县政府大楼立即被洪水包围,从县城到奎旺河桥南,一片汪洋,水深1-1.5米。

  二十二日是紧张战斗的一天,只在上午10点吃了一个面包,喝了一杯白开水!但并不感到饥饿和劳。现在指挥部办公室只有我和魏传科书记以及四个水利工程技术人员,其他同志都在分工的岗位上紧张的战斗着。

  七月二十二日晚11点12分。县电业局魏富元局长报告:县电管所,电缆沟进水,带电作业很危险,请求停电。我严肃的答复,一不能停电,立即组织力量抢救抢修保电畅通。二严格按规定做好处理,一定不可以出现危险事故,伤及工人。三魏富元局长坐阵指挥,全力以赴完成任务。

  七月二十三日凌晨3点55分,据县水文站电话报告,汝河水位逐渐下降为63.28m,流量为2500立方米/秒。随后又报告,洪水水位下降二米,现在为61.30m,这说明宿鸭湖水库开闸放水了。

  2、坚决迅速的把洪水排下去(县政府周围一米多深),由县水利局负责炸药等安排,由靳俊卿、张念汉局长、梅工程师具体组织执行。

  3、部队第一梯队按原计划部署协同县水利局,负责炸掉新河退水闸,于上午6点30分完成任务。

  二十三日上午7点30分。据县水文站报告:汝河水位下降为59.94m,流量为760立方米秒。我们及时研究了以下措施:

  6、鉴于灾后发病率高,各社请救支援,县医药公司将感冒、发高烧,肠胃病等药物,负责送药到各受灾公社医院。

  紧张的战斗忘记了疲劳与饥饿,我将工作安排之后,四角钱买了一把花纸扇,才安然的坐在我的办公桌前。这时,一面扇风,一面深思,在纸扇上写下:一夜之间,祸从天降,丰年变欠年,振作精神,战胜困难,争取新胜利。

  这就是继“75.8”洪灾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而且严重的“八二七”洪水大灾难的真实写照。

  本文节选自《陈良聚回忆录》一书。陈良聚,男,河南遂平人,出生于1932年,毕业于嵖岈山农科职业学校。新中国成立后,历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,公社社长,公社书记,副县长,县长等职。

  我当时在县城住,九岁多,放暑假,每天去城南汝河月儿湾大堤,有一天当时水已超过大堤有一米左右,用麻包装土堆起一米多高,向河的一届衬蓝,红,白塑料布,防渗,堤上从东向西黑压压站满了人,人挤人,有防汛的工作人员,还有城内住户,有大人,有小孩,虽是三伏天,连着十多天下暴雨,站在堤上,风一吹冻的人打哆嗦。大家都穿上了秋天的衣服,大人,小孩都害怕决堤,县城就在大堤下面,一九七五年大洪水的阴影还没消退,大水又来了。河面比平时宽的很,河对面已决堤,对岸村庄全泡在水里,露着瓦房的屋顶。估计水有三米左右深,黄色水一眼望不边,河里漂着的麦秸垛,一个挨一个,上面有狗,鸡在上面卧着,随着河水移动,狗和鸡都很安静,堤上的人看着它们,它们看着堤上的人,都默默的,应该是都恐惧的麻木了,河里漂着还有箱子,柜子,草房的屋顶,直径一米多的大树,应该是上游山上冲下来的。这么多东西在河里像一列不到头的火车,多的很,可见上游损失有多大,脚下田鼠窜来窜去,老鼠拖着小鼠在人脚空除乱窜,大人们用脚,用铁锨踩,拍。说是这玩意在堤上打洞,会溃堤。城内大小池塘全与岸齐。老城内地势稍高,水没淹,城外全部水泡了,再下雨估计,老城也会淹了,因为城内排涝的大小七八个大池塘水全满了。有胆大的在河里捞大树,十几个人在捞,很危险。由于水大流速猛,捞了一天,什么也没捞着,晚上回到家,大人们说,如果决堤,家里啥东西也不要了,立马去老县衙,当时的县委招待所,地势城内最高,比城外高五米左右,城内好多城外村庄里政府组织的躲洪水的,大人,老人,吃奶的娃娃,有的人带着家里的猫,狗。洪水来的突然,村民们大都空着手,什么也没带,城内,学校,剧院,机关院内到处都是人,很安静,没有人吵闹,大声说话,当时整个老县城都沉浸在恐惧之中。过了一夜,第二天一早去大堤水慢慢在退,已在退下有两米多了,过了两天,水下去了,城里避水的乡民也回去了。这如果放到现在,新闻这么发达,肯定震惊世界。老百姓真苦,大水过后,一无所有,

  我的姥姥,还有一个舅舅都是在这场洪水中失去了生命的,我妈当时也被冲到了宿鸭湖那边才被人捞起来的,我姥姥家就在遂平县车站镇八里杨村,

  豫州河南,地处中原,贤才辈出,多如星汉,天中驿站,宝地万千,吴房遂平,厚重灿烂。

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